原標題:傳遞好聲音 凝聚正能量
“是《毛主席語錄》指引我讀書、識字,是共產黨的好政策讓我從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名公務員。共產黨的恩情比父母還深,我要用我的一生去回報黨的恩情……”這是自治區級“四講四愛”宣講員加忠在每一次宣講中的開場白。
加忠是那曲市安多縣家喻戶曉的宣講“名嘴”,他總是用通俗易懂的話講解黨的政策,讓基層牧民群眾對宣講內容愛聽真懂。
退休不褪色的宣講“名嘴”
1957年,加忠出生于安多縣瑪曲鄉一個貧困家庭,雖然生活困難,但加忠從不放棄自我提升。憑借驚人的勤奮和天賦,加忠從基層做起,并先后在安多縣各鄉鎮擔任領導職位,直到退休。
2014年7月,加忠從安多縣人大副主任的崗位上退休,但他“退休不退崗”,很快承擔了更多重要“職務”:安多縣退休黨支部書記、安多縣扶貧工作監督員、“四講四愛”義務宣講員——他用實際行動繼續為群眾服務,回報黨的恩情。
在眾多“職務”中,加忠最看重的,還是“四講四愛”宣講員。他說:“我希望通過我的宣講,能夠讓更多的人清楚明白惠從何來、惠在何處、惠有多少,讓更多的人真心實意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多人,又有近30年的基層工作經歷,加忠對牧區群眾的情況非常了解,他知道什么樣的表達更易于被群眾接受。“用身邊的案例引出理論問題,從而引起大家的思考,最后用黨的理論來解答問題,這種宣講方式深受學員的歡迎。”加忠說。
扎仁鎮9村黨支部書記拉古曾在聽完加忠的宣講后,拿著哈達跑過去,尊敬地對他說:“您的課講得太好了!這是我聽過的最受益、最精彩的一次宣講!”
勤學求實效的宣講骨干
今年5月20日,在安多縣帕那鎮帕那社區居委會,一場“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考試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加忠不僅是本場考試的監考員,這份試卷也是加忠自己出的,并通過了安多縣編譯局審核。他告訴記者,要想群眾牢牢掌握黨的理論知識,光靠幾節課是不行的,還要通過交流和考試來檢驗宣講成效。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加忠對記者說。在加忠家不大的客廳里,擺滿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藏文版)》《“四講四愛”宣講提綱》、各類法律書籍和黨政方面的政策讀本。平日里,加忠除了主動加強黨的理論政策、新舊西藏歷史、民族宗教政策、脫貧攻堅等知識的學習,并記錄心得體會。隔三差五,加忠還會到安多縣宣傳部資料室,了解并抄錄黨的最新政策解讀情況。
“現在網絡通信那么發達,基層百姓的認識水平今非昔比,我拿原來的知識給他們講今天的政策,肯定講不好、講不透。”加忠說,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跟得上理論創新的步伐,才能悟得深、講得好。
安多縣建立了一個“四講四愛”微講堂群,方便宣講員們線上交流。加忠是群里最“活躍”的一個,他每天都會把自己的學習筆記分享給群里的宣講員,并與大家一同解讀國家政策,探討宣講方法和技巧。在加忠的影響下,全縣93名“四講四愛”微講堂學員在各自的村里也建立了“四講四愛”微信聯絡群、交流群等,掀起了安多縣在線理論學習的熱潮。
不僅如此,加忠還經常自掏腰包打印資料,免費發放給群眾。“只要群眾有需要,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他們。”加忠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免費發放“四講四愛”方面的資料3000多份。
堅定守初心的共產黨人
加忠不僅是宣講“名嘴”,更是樂于奉獻的群眾貼心人,一生堅守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各地宣講,加忠經常會遇到過往“搭便車”的群眾,他都欣然將他們送到目的地,他也不記得多少次把生病的牧民送往醫院。
2014年的一天早上,加忠駕著自家的汽車去瑪榮鄉宣講,汽車在通過結冰的小河時,不慎掉入冰窟窿中,車頭全部被撞爛,加忠自己也受了傷。但事后,他仍然堅守在“四講四愛”義務宣講員的崗位上,無怨無悔。
很多人問加忠:人人都盼著退休頤養天年,唱唱歌、跳跳舞、旅旅游……為啥你卻要自掏腰包,東奔西跑當一名義務宣講員?
加忠每次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黨給的,黨對我的恩情永遠也報答不完。我要盡自己所能當好黨的聲音傳遞員,讓黨的惠民利民好政策在安多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責編:旦增卓色、柴濟東)
上一篇:新婚前夜男人寫給女人的情書